香港眾多博物館可謂好去處,不僅可以感受本地文化,還可增長見識、陶冶性情。政府可加強支援博物館,豐富市民文化生活,提高市民藝術修養及審美水平,同時透過博物館提供的歷史文化藝術等方面的展覽,還可增加市民對國傢的認識,增強對國傢和民族的認同感。
截至2021年6月,香港特區政府康文署共管理14間博物館、1間電影資料館及2間視覺藝術中心。康文署轄下的博物館藏品范圍包括香港藝術、香港歷史和文化、中國藝術和歷史、科學和科技,以及香港電影文化;還包括警務處、海關和漁農自然護理署等其他政府部門設立的專題博物館。截至2019年12月31日,康文署轄下的博物館有1,595,615件藏品。可見,本港公營博物館的藏品甚是豐富。而由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旗下公司運營的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預計會在2022年落成,主要用於介紹故宮歷史文化,展示精選的故宮博物院書畫、器物和古籍等藏品。
香港眾多博物館中,最廣為人知的當屬香港歷史博物館。
香港公營博物館中不乏別具一格者,比如鐵路博物館收藏瞭大量已經退役的火車頭;上窯民俗文物館、三棟屋博物館、羅屋民俗館等則建在別具民俗特色的古跡中;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建在已退役的香港消防處滅火輪旗艦“葛量洪輪”上;孫中山紀念館(本文封面)則身處綜合古典風格的法定古跡中。
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建在已退役的香港消防處滅火輪旗艦“葛量洪輪”上。
粗略統計,香港私營博物館的數量於2019年已超逾35傢,其數目與37傢公營博物館相若。私營博物館不僅可培養公眾藝術鑒賞能力,亦可推動本地文化旅遊及促進本地就業。不過,但大部分私營博物館皆缺乏政府支持,需要依賴門票收入及捐贈者的慈善捐贈,才能繼續生存。受疫情影響,自負盈虧的私營博物館經營更是舉步維艱。政府應透過多種政策支持私營博物館,推動香港博物館蓬勃發展,相信可促進香港文化經濟發展。
香港醫學博物館。
附香港部分公營博物館:香港文化博物館、香港鐵路博物館、上窯民俗文物館、三棟屋博物館、香港電影資料館、香港藝術館、茶具文物館、香港歷史博物館、羅屋民俗館、李鄭屋漢墓博物館、香港海防博物館、香港科學館、香港太空館、香港視覺藝術中心、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孫中山紀念館、油街實現等等。
#中國#香港#博物館#炎炎夏日好去處#歷史#文化#藝術#展覽#文物#公營#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