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以前隨手記過一些亂七八糟的舊東西,回頭翻翻,記起瞭很多舊事,邊看邊順,修改瞭一些錯字別字。

記於11年12月14日,去濟南接兒子,順便去瞭趟章丘。

生活雜記 | 闖關東的朱傢峪(20111214)

從傢裡出發前,就計劃好瞭,落腳章丘,一是看看百脈泉,二是瞧瞧《闖關東》朱開山的老傢——朱傢峪。


逛完百脈泉,時間才十一點稍多一點。打聽一下,朱傢峪離這裡不過十來公裡,便征得老婆同意,向朱傢峪方向運動,遇上適合吃飯的地方吃點兒飯。


調好導航,我負責開車,老婆負責觀察吃飯的地兒,向朱傢峪奔去。

按導航的指示,從百脈泉往東,走幾公裡轉世紀大道,再走幾公裡,拐309國道,再走幾公裡就看到朱傢峪的指示路標瞭,向南拐上一條小路,一會就到。


路上看到過幾傢飯店,老婆說,都是路邊店,不能在裡面吃,不安全。

嘿嘿,在路上跑,看到的不就是路邊店嘛,哪有那麼多安全問題。

她說不安全,就不安全唄。


穿過一個小村,朱傢峪就到瞭。把車停好,下車買票。

老婆在村口往裡瞅瞭瞅,說破破爛爛,有啥看頭,別進去瞭。

古村,都破破爛爛,破爛才是原汁原味,來之,看之。


朱傢峪門票15元一位,停車費5元,出示瞭個攝影證件,打瞭6折(哈哈,門票打折,第一次遇上,百脈泉是憑證免門票),一共花瞭29元。

問守門的老大爺,哪裡可以吃飯,老大爺說,進去,裡面有十好幾傢飯店。


走進朱傢峪,轉瞭大約1個多小時,有些特色。

古村較為完整的地方,主要是山陰小學和朱氏傢祠兩處。


山陰小學建在村口,進村就是,好幾進的院子,是全村最好的建築。最好的建築是學校,在這個小村得到瞭充分體現。

在這麼一個小山村,能見到一個這麼完整齊全的小學校,感到很興奮,也很感動。


進門影壁墻正面是十二條校訓,背面是山陰小學校歌。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當下喊得很響的這些口號,在六七十年前的這個小山村,得到瞭很全面的落實。至少表面看來,山陰小學辦學之理念、辦學之水平、辦學之規范於今,仍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和思考的東西。

那擲地有聲的校訓,那慷慨激昂的校歌,似乎比當前的某些素質教育的長篇大論更合乎教育之本質。


教育需要改革,但教育更需要回歸。一句簡短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遠比洋洋灑灑幾十萬字的素質教育巨著更能充分闡述教育的追求。


朱氏傢祠也是保留相對完好的一處建築,與以前見過的其他氏傢祠相比,規模要小,但幹凈整潔,挺硬朗,山村風格,敬朱傢祖宗的地方。


其餘保留尚好的建築也有,這個村好像還出過進士老爺,但村裡的進士第,隻是比其他民居要堅實一些,沒進去。

其他的,包括朱開山故居,都很破敗瞭。


朱傢峪因《闖關東》而聞名,而發達,來參觀遊覽的人不少。在村裡溜達的驢友和攝友挺多,村裡想賺錢的人也不少,賣各種各樣的所謂特產,開辦各種各樣的朱氏飯店小吃店,商業氣息挺濃,不是很喜歡。


如果有人出錢,好好根據村子原貌規劃規劃,恢復恢復,佈局佈局,設計設計,也許可成為周邊值得一遊的地方。


沒找到合適吃點兒東西的地方,餓瞭,走人。


2011年12月14日

生活雜記 | 闖關東的朱傢峪(20111214)

生活雜記 | 闖關東的朱傢峪(20111214)

生活雜記 | 闖關東的朱傢峪(20111214)

生活雜記 | 闖關東的朱傢峪(20111214)

生活雜記 | 闖關東的朱傢峪(20111214)

生活雜記 | 闖關東的朱傢峪(20111214)

生活雜記 | 闖關東的朱傢峪(20111214)

生活雜記 | 闖關東的朱傢峪(20111214)

生活雜記 | 闖關東的朱傢峪(20111214)

生活雜記 | 闖關東的朱傢峪(20111214)

生活雜記 | 闖關東的朱傢峪(20111214)

生活雜記 | 闖關東的朱傢峪(20111214)

生活雜記 | 闖關東的朱傢峪(20111214)

生活雜記 | 闖關東的朱傢峪(20111214)

生活雜記 | 闖關東的朱傢峪(20111214)

生活雜記 | 闖關東的朱傢峪(20111214)

生活雜記 | 闖關東的朱傢峪(20111214)

生活雜記 | 闖關東的朱傢峪(20111214)

生活雜記 | 闖關東的朱傢峪(20111214)

生活雜記 | 闖關東的朱傢峪(20111214)

生活雜記 | 闖關東的朱傢峪(2011121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肯丁 的頭像
    肯丁

    旅遊世界

    肯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