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鎮是我的傢鄉。
童年最溫暖的記憶除瞭外婆傢就是芙蓉鎮,芙蓉鎮就是曾經的王村。外公是木業社工人,老木匠,在王村工作瞭很多年,是王村的建設者,所以王村成瞭我和我的兄弟姐妹們經常去的地方。
王村有我童年的記憶。炎熱的夏日去老水井打涼水是必修的功課,幽靜的石板街留下瞭我們打鬧的身影,外公帶著我們去一個山頂觀賞亭子裡的“溪州銅柱”。印象最深的是,我和兩個表姐曾偷偷地跑到古渡碼頭看穿梭於猛洞河上的漁船,一起懷想漁船所去的遠方,被外公用竹條子狠狠的打瞭一頓,因為他找瞭很久才找到“失蹤”的我們,因為他怕把我們弄丟瞭。
童年時經常去打水的老古井。(供圖:何玉屏)
外公作古35年瞭,每次途徑王村,駐足懷想成瞭我的必修課。古渡遠眺,古街購物,老水井邊小憩,感受王村永不消退的溫度。
王村很美,美在她歷史悠久。兩千年歷史的古鎮,靜臥於酉水之濱,曾是西漢酉陽縣治所,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達洞庭,是永順的通商口岸,享有“酉陽雄鎮”、湘西“四大名鎮”“小南京”之美譽。
王村很美,美在她別致的環境。胡績偉先生遊覽猛洞河和王村以後作詞贊道:“武陵山秀水幽幽,三峽落溪州。懸崖壁峭綠油油,悠悠蕩華舟。烹鮮魚,戲靈猴,龍洞神仙遊,芙蓉古鎮吊腳樓,土傢情意稠。”青山相依,綠水為伴,王村嬰兒般的安睡在猛洞河的臂彎裡酣眠。更為奇特的是王村安踞於懸崖之上,有巨大的瀑佈從她的腳下飛湍傾瀉,被譽為“掛在瀑佈上的古鎮”。
王村很美,美在特色的建築。從古渡碼頭往上蛇形延伸的是青石板路的五裡長街,是曲折幽深的大街小巷,是臨水而建的土傢吊腳木樓,是青磚厚瓦的富人豪宅和商賈大院,是屋簷上高高翹起的飛簷翹角。因為她的美麗,被大導演謝晉相中,電影巨作《芙蓉鎮》在這裡橫空問世,於是那個曾經的王者之村搖身一變成為“芙蓉鎮”。
青石板街、商賈大院,都是芙蓉鎮的特色。(供圖:何玉屏)
王村很美,卻把我拒之門外瞭!
因為這個美麗的傢鄉古鎮被圈起來瞭,進去得付費瞭。因為我是外地謀生的本地人,我的身份證不能證明我是本地人,我就不能是本地人瞭。“少小離傢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吹”,近40年的他鄉求學和異地謀生,改換瞭我的容顏,但改變不瞭我的鄉音,可是,我的鄉音也證明不瞭我是本地人。跟自傢兄弟姐妹去遊古鎮,他們可以自由進出,我要付費瞭;跟丈夫去看古鎮,他可以自由進出,我隻能在古鎮門口徘徊瞭。
我是鬱悶的。因為古鎮帶給我的溫暖變成瞭寒意。其實受到這樣境遇的又哪裡隻是我?聽古鎮的生意人說,一外地工作的鎮裡人,因為忘記帶身份證,證明不瞭自己的身份,口音是不能做證的,所以被攔截在自己的傢門口,回不瞭自己的傢,進不瞭自傢的門。跟他相比,我這鎮外的人不能走進芙蓉鎮還有什麼可說的。
熟悉的傢鄉裡,我卻成瞭陌生人。(供圖:何玉屏)
可是,我依然不能釋懷。潔凈的石板長街不能隨意的漫步瞭,清涼的老水井不能想去就去瞭,孤獨佇立1080年的溪州銅柱必須付費才能再睹她神秘的容顏瞭。我的鄉愁,在芙蓉鎮是無處安放瞭。終於,我做瞭傢鄉的外地人瞭。
傢鄉的芙蓉鎮,你還美麗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