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瑪幹沙漠位於新疆塔裡木盆地中心,是我國境內最大的沙漠,同時也是全球第七大沙漠。據悉該沙漠東西長度大約在1000公裡,南北寬度為400公裡,總面積達到33萬平方公裡。由於年降水量不足100毫米,但是蒸發量卻達到3400毫米左右,因此這片沙漠中植物受到風沙的影響,幾乎很難存活下來。由於這一特殊的情況,也導致塔克拉瑪幹沙漠中發現大量的石油無法順利開采,畢竟如果運輸成為一個不小的難題。
為此我國決定在這片沙漠中修建一條二級公路——塔克拉瑪幹沙漠公路,不僅能夠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同時也可以解決石油開采的問題。據悉該公路分為4條,分別是從輪臺縣到民豐縣、阿爾拉市至和田市、阿爾拉市至且末縣、尉犁縣至且末縣,總長度共計達到520公裡左右。此外在1956年已經貫通輪臺縣至民豐縣的公路,於2007年貫通阿爾拉市至和田市公路,在2019年開通阿爾拉市至且末縣的公路。在2019年開始修建尉犁縣至且末縣的公路,可以說目前該公路已經進入最後的建造階段。
要知道在修建過程中,由於常年受到風沙的侵擾,因此尋常的鋪路基方法在該地區並不適用。為此經過試驗之後決定使用“強基薄路”的辦法,用土工佈包裹黃沙並進行振動壓實,這樣做的好處是固定之後的黃沙抗壓強度甚至超過粘土。不僅能夠就地取材,同時也加快瞭公路的建設進度。此外還通過“蘆葦柵欄”與“蘆葦方格”解決瞭黃沙流失的情況,最終順利在公路兩旁修建出防沙綠化帶。
可以說塔克拉瑪幹沙漠公路工程,讓我國在沙漠中建造瞭一條公路,同時也順利解決石油運輸的問題。最重要的是該公路還是全球范圍內最長的貫穿流動沙漠二級公路,也就是說放眼全球隻有中國擁有這種級別的公路。對此也再次向外界展示瞭中國的基建實力,畢竟中國經過數十年的的發展與奮鬥之後,在基建領域的成就也算得上可圈可點。
此外我國的基建技術還走出國外,曾經還幫助美國改造漢密爾頓大橋,並且獲得美國民眾的認可。可以說中國“基建狂魔”的稱號並非是空穴來風,此後也會得到更多國傢的認可。
編輯:華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