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廣西日報記者 吳麗萍

鄉村旅遊成助力,文化惠民暖民心。廣西是全國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同時,廣西大部分貧困地區是民族地區、邊境地區,民族文化絢麗多姿、旅遊資源得天獨厚,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自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廣西文化旅遊系統聚焦54個貧困縣特別是4個極度貧困縣和20個深度貧困縣,以發展鄉村旅遊產業和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為“兩大抓手”,主動出擊,精準施策。5年來,數十萬貧困群眾因文化旅遊發展脫貧致富,文化旅遊扶貧取得瞭顯著成效。

文旅興旺鄉村美

風光旖旎的龍勝龍脊梯田景區。

文旅興旺鄉村美

遊客在融水夢嗚苗寨景區載歌載舞。

文旅興旺鄉村美

遊客在樂業縣火賣村觀音山頂峰觀雲海日出。

文旅興旺鄉村美

遊客在三江侗族自治縣的侗寨品百傢宴。 (本版圖片除署名外均由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提供)

鄉村旅遊成為助力廣西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我區實施《脫貧攻堅旅遊業發展實施方案》,指導有資源、有條件、有意願的貧困村屯,培育和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遊等產業,加快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變。2016—2020年,全區54個貧困縣新創建四星級以上鄉村旅遊區(農傢樂)211傢。5年來,全區鄉村旅遊共接待遊客約12.99億人次,占全區接待遊客量的44.7%;鄉村旅遊消費約8620.74億元,占我區旅遊總消費的26.7%。鄉村旅遊已發展成為全區旅遊業的一大亮點、旅遊消費的一大熱點、助力脫貧攻堅的一大有力抓手。

加大資金投入為貧困地區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共補助自治區本級財政資金約29億元,支持54個貧困縣實施公共服務體系、旅遊產業發展、鄉村振興、村級服務中心建設等扶貧項目,先後建成貧困村村級公共服務中心5000多個,實現全區貧困村村級公共服務中心項目全覆蓋。同時還爭取國傢支持8593.31元,在33個國定貧困縣建成1075個旅遊廁所。

品牌創建促進貧困地區文化旅遊高質量發展。組織區內外上百傢規劃單位編制完成瞭550個貧困村的旅遊產業發展規劃,重點培育指導150個貧困村大力發展旅遊業,並形成輻射帶動作用。2016—2020年,全區新創國傢全域旅遊示范區2傢,廣西全域旅遊示范區12傢,廣西特色旅遊名縣26傢,國傢5A級旅遊景區3傢,國傢4A級旅遊景區163傢,國傢生態旅遊示范區1傢,廣西生態旅遊示范區68傢,廣西四星級以上鄉村旅遊區(農傢樂)542傢。南寧市馬山縣小都百村、靈川縣袁傢村、昭平縣北萊村等33個村被文化和旅遊部、國傢發展改革委共同評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

文化旅遊扶貧為貧困地區群眾註入強大內生動力。挖掘貧困地區民族文化題材,先後推出瞭100多部藝術作品。其中話劇《大山壯歌》,彩調劇《新劉三姐》入選文化和旅遊部劇本扶持工程;舞劇《花界人間》榮獲第十六屆文華獎提名獎,《打扁擔》榮獲全國群眾文藝領域群星獎。積極探索“非遺+扶貧”“工藝+就業”等模式,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目前我區共有壯族織錦技藝等9項傳統工藝項目入選國傢級名錄,六堡茶制作技藝等152項入選自治區級名錄。龍州縣被列入全國第一批10個“非遺+扶貧”重點支持地區之一,樹立瞭“工藝振興、非遺先行”扶貧新典范。

5年來,廣西文化旅遊扶貧的成功經驗得到廣泛推廣。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與自治區扶貧辦在國務院扶貧辦舉辦的全國旅遊扶貧工作培訓班上作典型發言,向全國推廣瞭廣西鄉村旅遊帶貧減貧實踐經驗。廣西連續3年分別在全國鄉村旅遊扶貧工作會和全國旅遊扶貧工作培訓班上,推廣鄉村旅遊帶貧減貧經驗。

數說

●近3年,自治區本級累計補助資金5.89億元,完善貧困地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2019年實現全區5000個貧困村村級服務中心基本覆蓋。

●據不完全統計,全區文化旅遊企業每年可直接帶動貧困人口約6.3萬人就業,間接帶動56萬人就業,每年帶動全區貧困人口約9.04萬人脫貧,約占全區脫貧總人口數的10%以上。

●5年來,全區各級文藝院團共開展駐場演出和下基層惠民演出共計7萬餘場次,觀眾達4973萬人次,演出場次和觀眾人數呈逐年增長趨勢。

●粵桂文旅扶貧協作新機制不斷創新,“東客西送”成效明顯。此外,深圳巴馬大健康合作特別試驗區投資項目從2016年19個增長到2020年122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肯丁 的頭像
    肯丁

    旅遊世界

    肯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