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在錫林浩特生活瞭十年有餘,說實話我從來不曾將“故鄉”、“傢鄉”這樣的字眼和這個地方聯系起來。在我的意識裡,在哪兒出生,在哪兒長大,故鄉就在哪兒。直至聽到有人說:能回去的地方都叫故鄉,因為我們這一生,可以去的地方很多,但是能回去的地方隻有那麼一兩個。於是我才開始重新審視我和這座小城的關系。

回首十年來時路,無論是這座城市本身還是在這城市裡忙忙碌碌的自己,都在平凡的日子裡靜靜地發生著變化。

十年後的這個元宵節,我站在麗景花園小區某個單元樓的後窗戶,看寫著小區內一片節氣的祥和,內心猛然湧上強烈的感動。感謝這座草原的小城帶給我的所有成長和改變。

清楚地記得第一次來錫林浩特是2010年5月19日。我和宋先生一起,宋先生想回傢鄉尋找未來,當時我們對這座草原小城唯一的瞭解是:它是錫林郭勒盟的中心。我們是從二四節氣都分明的黃河邊上的城市來的。來這兒之前的那個春天,我穿著棉佈碎花的長裙在黃河邊的桃花林裡看過瞭很多次日落。所以對比之下我無論如何對5月19日、已經是立夏節氣的錫林浩特喜愛不起來:街道是挺寬,但是行人稀少。不管是從哪個方向吹來的風都是又幹又熱還夾帶著些沙塵,那些行走在街上的人們捂著口罩,穿著長袖,也看不清表情,步履匆匆,似乎在和這讓人煩躁的天氣賭氣。馬路兩邊的樹木稀疏,而且很矮,在幹熱的風中搖擺得灰頭土臉的,即使有一些葉子,也很少能看到生機更別說是綠意盎然瞭……那一天我和宋先生的心情都灰暗到瞭極點。這個地方能有我們的未來嗎?就是這“惡劣”的自然環境就已經很讓人絕望瞭。之後我們在錫林湖邊的長椅上沉默瞭兩個小時,最後決定離開。

但緣份就是這麼神奇,三個月後的2010年8月15日,我就以錫林浩特六中教師的身份行走在瞭這座城市。同年的冬天付瞭房子的首付,第二年的夏天我更換成瞭錫林浩特市的身份證;第三年的春天生瞭兒子……命運是多麼神奇,誰能想到,曾經那個一心想著要去南方的我,卻一路北上到瞭塞外草原呢?至此,我想,這是不是就意味著從此落地生根瞭呢?但是,我對這座城市依然不能說是喜愛,甚至在一些時候還帶著厭惡的情緒,尤其是在宋先生那兒受瞭委屈的時候,就更加對我的南方心心念念。不過有一個道理我是明白的:生活嘛,生存是第一位的。無論你對自己所在的城市有怎樣的感情,但是它給瞭你穩定的生活和喜愛的工作。從這一點來說,我是應該感謝錫林浩特的。

大概是有瞭這種樸素的認識,我對這座小城的態度就有瞭一些轉變。態度轉變瞭,目光就拉長瞭,無論從時間還是空間,我在四季輪回、日升月落的時光中穿行,一點一點發現瞭隻屬於這城市的獨特的魅力和溫度。

忘記是哪一年的夏天,某個清晨上班,在學校的東南門,我驚喜地看到一棵樹上開滿瞭白色的小花,花朵們密密匝匝,挨挨擠擠。讓人想起《紫藤蘿瀑佈》裡的句子:我在開花!我在開花!!

哦,錫林浩特的樹也能開出如此嬌艷和攝人心魄的一樹繁華來呀!我癡癡地望著眼前的風景,恍惚中覺得自己是站在瞭桂林春天的氤氳中。從此,我嘗試著在這座城市裡尋找,尋找屬於它的四季圖案。錫林浩特在前進,我也在這變化中有瞭無數令人欣喜的發現:植物園的山桃和稠栗也會整片整片地開出粉色和白色的花朵,吸引著人們去駐足甚至流連;醫院門前的馬路邊種瞭幾顆果樹,十字路口的轉角栽瞭月季和桃花,天氣轉暖後也會春意盎然,讓我每天的上班路變得詩情畫意、滿心歡喜;如果留意你也會發現其實很多地方都有丁香在靜靜地生長,花開時節,它們也是一道風景,讓人心情燦爛;再後來,南山有瞭百合谷、芍藥谷,格桑花更是漫山遍野隨處可見;就連我們學校的教師公寓樓前也種瞭一小片果樹,果樹開花的時候,我會選擇陽光明媚的課間,帶著孩子們去感受春天……

是的,在一寸一寸的光陰裡,我發現,錫林浩特不是我以前認為的沒有春天,隻是它的春天要來得晚一些而已。這獨特的自然規律讓我懂得一條生活哲理,那就是————學會等待!等待,能讓我們在嚴酷的寒冬憧憬春天,也能讓我們在料峭的春風裡看到希望。誰的生活不是鍋碗瓢盆、柴米油鹽、一地雞毛?等待愛人回歸,給婚姻一個療傷的機會;等待孩子成長,給生命讓出綻放的空間;工作中,我更是明白我的每一個學生都是一朵花,因為花期不同,我需要很多的微笑和耐心;等待美好的未來,給自己做準備的時間……驀然回頭的一天,才看見所有的等待都是修行,最後是渡瞭自己的靈魂。

在此,我真的應該好好感謝這座城市,感謝它的獨特,它的變化,讓我徜徉在遇見自己的路上,平靜而幸福!

因為心懷感恩,所以會細細感受。

元宵節,婆婆和我商量要不要吃餃子。我說能不能熬一鍋茶喝呢。說完這話,我自己都覺得意外。和餃子相比,我更願意喝奶茶瞭嗎?當下確實是這樣的。以前聽人們說喝奶茶會上癮,我還有所懷疑,像我這樣一喝牛奶就喝出牛毛味兒,甚至牛糞味兒的人,對奶茶能產生多少感情呢?早餐,我寧願來一碗熱騰騰的餄烙面。但是當親手熬制奶茶,並認真感受瞭每一步的意義,就知道瞭奶茶的熱氣騰騰一點不比餄烙面差。當兌瞭牛奶的茶在鍋裡咕嘟著冒著小泡時,就抓一把炒米進去,用勺子高高地揚幾下,茶香奶香炒米香,就構成瞭錫林浩特這座城市清晨的味道。然後坐下來,和傢人,或者和朋友,在碗裡放兩片奶豆腐,再來一小塊奶皮子,碗裡即刻漂起一層油花,讓人垂涎。但是喝奶茶不能快,需要在熱氣騰騰中,在和傢人朋友的親切交談中,一小口一小口細細感受其中滋味。我在最近一兩年才漸漸體悟,這是奶茶的味道,更是錫林浩特人們生活的味道和節奏。

這熱氣騰騰的奶茶也像極瞭熱氣騰騰的錫林人!在這座城市我接觸到的錫林人,除瞭同事,最多的就是傢長朋友。他們給我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自信和率真,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在這遼闊廣袤的土地上生長起來的錫林人,有著包容接納的自信,也有著勇敢表達的率真。記得有那麼幾次,心情沮喪。我就驅車到城外的草原,隨便找一個地方,盤腿坐在天地間,感受生命的渺小和獨特,那樣的時候就好像能將很多心結打開,讓自己的世界變得和天地一樣寬廣,同時也就找到瞭錫林人自信率真的原因。

十多年的教育教學工作,接觸的傢長中,很多人都成瞭朋友。說實在的,傢長們能配合支持我的工作,我就感激不盡瞭。但是錫林人熱氣騰騰的生活態度又他們在和我的交往中不僅僅是對我工作的支持和配合,很多人像姐姐一樣開導我的思想、指導我的生活、幫助我分擔甚至解決遇到的困難。以至於很多時候,孩子們已經畢業瞭,我還想念親愛的傢長朋友們,還是很願意在時間允許的前提下,和他們發微信、打電話、甚至面對面坐下來談談孩子、聊聊生活。我是真心喜歡和羨慕他們身上錫林郭勒草原人身上的溫度和溫情。

此刻,站在十年這個時間節點上,想一想,我能擁有當下如此靜好的歲月,也許就是因為我在錫林浩特這座小城,在這樣一片天地,遇到這樣一些人。所以冬天再長,也是暖的。

至此,想到瞭蘇東坡的詩句:

“試問嶺南應不好?

卻道,

此心安處是吾鄉”

從這個角度看,錫林浩特就是我的傢鄉。 那麼,就允許我真誠地道一聲————謝謝你,親愛的錫林浩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肯丁 的頭像
    肯丁

    旅遊世界

    肯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