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忙忙的生活裡
習慣瞭披上盔甲去戰鬥的我們
常常渴望一場“治愈”的旅行
本周不妨就跟著彭彭的無人機
換上飛鳥的視角
來一場治愈之旅
給自己疲憊的心靈做個SPA~
白塔巍巍伴古寺
配音/董仕豪
白塔可鎮國,古寺做道場。聞名川西的鎮國寺塔和佛山古寺相依相傍,左連三昧禪院,右臨湔江清流,上仰九峰,下映平疇,山水交輝,固鎮一方。千百年來,塔無語,寺無言,歷經滄海桑田,靜靜地見證著天彭門內外的風雨變遷。大傢好,我是董仕豪,本周要向大傢介紹的就是丹景山的佛山古寺和鎮國寺白塔。
佛山古寺原名鎮國寺,歷史悠久,初建於南北朝時期的梁朝,當時這一地區是北魏和梁朝爭奪的戰略要地,經常發生爭戰。相傳梁武帝入蜀時,高僧釋寶志隨行,梁武帝離蜀之後,釋寶志戀其風水,留下修建瞭鎮國寺,取“鎮國”之名,表明此地對於王朝統治的重要性,要永不丟失。鎮國寺幾經興衰,經過晚清和民國的幾次火災,至解放初,破舊的廟宇損失殆盡,難覓蹤跡。1996年,巴蜀當代著名高僧、97歲高齡的濟塵法師來到丹景山鎮考察,經法師定觀,原鎮國寺遺址乃佛化聖地,彌勒佛道場。濟塵從此駐足,會同峨眉山通孝法師籌劃恢復勝跡,並改名“佛山古寺”。
據《彭州鎮國寺新修塔記》碑記載,鎮國寺塔建於北宋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至嘉裕五年(公元1060年),歷經七年乃成,主持修塔者是凈慧禪師。相傳凈慧禪師從福昌禪院來到堋口,雲遊九隴,慧識勝境,駐錫梁代古剎——鎮國寺,造十三級浮圖,是為無垢凈光法舍利塔,亦名鎮國寺塔。
聳立在九隴山白塔坪上的鎮國寺塔,高34米,朝迎日出,暮送晚霞,依山傍水,亭亭玉立於湔江河畔900多年,現成為瞭國傢文物保護單位。2008年5月12日,經歷瞭特大地震而紋絲不動的鎮國寺塔不得不說是個奇跡,正如《新修塔記》碑中的美好祝願“岷山可摧,塔不可毀;蜀江可枯,塔不可壞。”“屹立寶勢,凌井絡之高;巍巍佛基,壯坤維之重。”
古寺依山而建,紅墻碧瓦,白塔巍然聳立,古寺、古塔、青山、溪流,渾然一體,過去與未來在此交融,匯成瞭這處弘法參禪之聖地……
好瞭,咱們本期的分享就到這裡瞭,期待與你下期再會!
古寺,清幽
和煦的日光
褪去瞭盛夏的火熱與躁動
鑲滿盎然綠意
彭州丹景山鎮的參天古木中
清幽俊雅的佛山古寺坐落其間
這座初建於梁朝的古寺
在千變萬化的時代洪流中幾經浮沉
南北朝時期的硝煙已經消弭
這座曾有“鎮國”之名的古寺
經歷瞭隋唐時期的飛速發展、香火鼎盛
又在唐武宗時期的“會昌法難”中遭遇強拆
僧尼被迫還俗,寺廟夷為平地
唐朝末期,高僧悟達帶著佛光滿身走來
在鎮國寺廢址上修木塔“天垢凈光法舍利塔”
方令鎮國寺逐漸恢復生機
五代十國的兵荒馬亂
並未影響到偏安一隅的蜀地
信奉佛教的前蜀和後蜀帝王們
攜嬪妃遊幸彭州時
莫不在這清幽禪靜的鎮國寺駐足
然而明末清初戰亂頻繁、經濟凋敝
眾多寺廟失修,僧尼離散
鎮國寺也未能逃脫厄運,香火日稀
又經過晚清和民國的幾次火災
至解放初,破舊的廟宇損失殆盡
1996年
97歲的濟塵法師靜心定觀
發現鎮國寺遺址乃佛化聖地,彌勒佛道場
這位年近百歲的高僧從此駐足
會同峨眉山通孝法師恢復勝跡
並將“鎮國寺”改名為“佛山古寺”
占地40餘畝的佛山古寺紅墻碧瓦
掩映在繁盛古木間
禪房幽靜,花木扶疏
這處有著一千多年歷史的古寺被賦予瞭新的生命
雖經受瞭千年的歲月磨礪
但仍不改這寵辱不驚的風骨
踩著佛山古寺歷史深淺的腳印
穿過山林間曲折縈回的古道
行走在幽靜疏朗的長廊
寧靜淡遠的禪韻
像清風一樣穿越迷茫的歲月
那一刻
即使再浮華的心也會隨之沉靜
白塔,巍然
唐末時期
被夷為平地的鎮國寺
因一座“木塔”而復生
但這座木塔日久傾頹
至北宋皇祐年間
凈慧禪師雲遊九隴,駐錫鎮國寺
募捐重修“木塔”為“磚塔”
是為無垢凈光法舍利塔
亦名“鎮國寺塔”
巍巍白塔
朝迎日出,暮送晚霞
依山傍水,亭亭玉立於湔江河畔九百多年
塔外“飛天雲奔,散花而贊嘆,百神嶽立,持戟而拱衛”
其間“復置九十六佛,塔以尼羅經匣其中”
“屹立寶勢,凌井絡之高;巍巍佛基,壯坤維之重”
從鎮國寺塔頂窗洞向外眺望
北望重巒疊嶂,滿目蒼翠
西望九隴起伏,落英繽紛
東望湔江如帶,曲折蜿蜒
南望無垠平壩,稻麥飄香
塔內風景、塔外世界
四時各異,美不勝收
站在這片沐浴著佛光的土地上
仿佛能穿越時光的隧道
在暮鼓晨鐘裡體會凈土莊嚴的意味
夏日裡,靜坐或是行走於清幽的禪院中
不僅能讓我們抵禦炎炎暑氣
還能帶來內心的平和滿足
翠竹夾道,曲徑通幽
山泉擊石,嘩嘩作響
相信再勞碌繁忙的身心
也能在這裡獲得安閑
古寺的香火在光陰的閃爍中明明滅滅
從古至今
無論是帝王將相
還是市井平民
人們都願在花木扶疏
淡淡檀香裡,尋一份美好
沐清風、聞禪音、悟禪語
偷得浮生半日閑
打卡指南
佛山古寺
自駕:導航“佛山古寺”即可,彭彭推薦先經“川西旅遊環線”賞沿途美景,後轉“省道106—彭白路”直達!
公交:乘坐彭州“312路”公交,在“佛山古寺”站下車,步行500米左右就到啦~
END
本期聲音導遊
董仕豪
●成都市朗誦藝術傢協會會員
●成都市婚慶禮儀協會副會長
●成都心理咨詢輔導中心高級咨詢師
●國際ACl、中國形象禮儀協會高級講師
本期《聽鑒彭州》由
彭州市融媒體中心&成都市朗誦藝術傢協會
傾情合作推出!
征
集
1、優秀稿件征集
稿件要求:
稿件主題為“彭州人寫彭州”。主要內容包括彭州的自然風景、歷史人文、經濟社會、民風民俗、美好事物等,可以是一個景點、一傢好店、一份美食、一個回憶、一條路、一座山……一切有關彭州的美的事物以及在彭州生活的美好感受,都可以寫成文字向彭彭砸來!
投稿方式:
請在您的稿件後附上個人簡介(姓名+年齡+籍貫+聯系方式+個人照片)發送到郵箱:2840955915@qq.com。
2、聲音導遊征集
報名條件:
隻要你喜歡朗讀、表述清晰,熱愛彭州、熱愛生活,願意傳播心中的美好,那就不要猶豫,趕緊來報名吧!
報名方式:
請將您的朗讀音頻(3分鐘以內)與個人簡歷(姓名+職業+聯系方式+個人照片),發送到郵箱:2840955915@qq.com。
第72期:2700公頃!這個夏天,邀你蓮花湖上泛輕舟……
第73期:端午小長假來啦!這些過節儀式感快來get!
第74期:青春之聲話黨史,回望彭州解放故事……
第75期:72小時,與石相遇,你聽見瞭什麼?
第76期:重溫精彩瞬間!聽彭州獻禮黨的百年華誕!
第77期:促進成都和平解放的這場重要起義,為什麼選擇彭州龍興寺?
第78期:你不知道的致和:茂林修竹,夢裡桃源!
第79期:戲韻丹城,彭州的一場“振興川劇”保衛戰……
第80期:遠離塵囂,在龍門山的這個靜謐村落發現生活之美
第81期:莊周?蝴蝶?解讀從湔江河畔“起飛”的畫傢宋天成
期數:2183期
文字:《靈秀丹景》 劉倩
圖片:張勇 冮志秀 劉海清 喬剛
配音:董仕豪
編輯:劉倩 編審:馮艷麗
寫在文末的心裡話
可能彭友們已經發現,最近不太能及時收到品鑒彭州微信的新鮮推送瞭!這是因為最近公眾號改變瞭推送規則。如何能繼續在第一時間看到品鑒彭州微信的推送呢?這三個步驟可以馬上做起來:1、設我們為“星標”,2、在文末多給我們點“在看”,3、多給我們留言、評論。
感謝彭友們的持續關註哦!
有一種美好生活,叫彭州!
“品鑒彭州”微信征稿啦!
親愛的小夥伴們,“品鑒彭州”微信面向全網征集優秀稿件啦!
投稿郵箱:2840955915@qq.com
主辦:彭州市委宣傳部
主編:王玉巖
副主編:葉韜 馮艷麗
責任編輯:梁丹 龍洋 劉倩
編輯: 孫小潔 劉代萱 鄧茹月 魏悅
出品:彭州市融媒體中心
彭州市融媒體中心舉報電話:028一6861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