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易武古茶山,古稱“曼撒或漫撒茶山”。位於今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易武鎮,緊靠老撾。是古六大茶山中茶園面積及產量最大的茶山,所以外界也稱易武古茶山為易武茶區。


從零開始學普洱茶第四篇《古六大茶山之易武茶山》

易武古茶山、古鎮,曾是"鎮越縣"府所在地,易武是雲南著名的古茶區,種茶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已有濮人(佈朗族、佤族)在易武居住種茶,尤其在清朝後期成為瞭六大茶山中最熱鬧繁華的茶馬古鎮和茶葉加工、集散中心。據史料已載,清嘉慶、道光年間,易武山每年產幹茶70000餘擔。所產普洱茶就源源不斷地由騾馬隊運出,經普洱、到下關、過麗江、進四川,到達康藏地區,部分運銷印度、尼泊爾等國。

從零開始學普洱茶第四篇《古六大茶山之易武茶山》

“山山有茶樹,寨寨都種茶”,這是易武鎮古茶山的真實寫照。易武茶山據載,在明朝末年有江西人和雲南石屏漢人進入易武,開始在易武販茶、制茶。清乾隆年間是義烏茶快速發展的時期,從乾隆初年開始普洱府,鼓勵外地人進入六大茶山種茶上班的漢人湧進,義務在義務改造老茶園開建新茶園。經過幾十年的拓墾,易武茶園新增上萬畝,使整個義烏茶山由南至北,山山有茶園。

從零開始學普洱茶第四篇《古六大茶山之易武茶山》

道光年以後易武的茶號、商號大增,易武人不僅賣茶還賣棉花、藥材等各種物資。從同治、咸豐年間開始六大茶山的茶葉加工中心商貿中心,逐漸向易武轉移。清咸豐後期滇西發生戰亂,義務人轉而將茶註銷東南亞和中國香港,越南萊州,老撾風沙裡成為六大茶山,茶葉外銷的中轉站,由廣東商人在萊州設商號專收易武茶,而易武茶商也開始跑香港,到光緒年間義務經濟實力超過乙方稱為六大茶山最大的茶葉加工基地。鼎盛時期從易武傑,麻黑、易比,曼秀、落水洞、大漆樹幾個村寨就有茶號20多傢。較大的有同慶號、同興號、福元昌、同昌號、乾利貞號、車順號、安樂號、同泰昌、泰來祥等等。

從零開始學普洱茶第四篇《古六大茶山之易武茶山》

百年前,易武是貢茶產地,易武“茶馬古道”的源頭。如今無數茶人、茶商不遠千裡來易武朝聖,親身感受易武和易武茶的濃厚歷史和茶湯底蘊。易武茶山生態環境絕佳,在森林秘境和高山闊野之間,古茶樹與密林共生,形成瞭高低錯落的完美生態鏈。易武的古茶園主要分佈在麻黑、曼撒、曼乃、曼臘等地。易武茶區名山名寨林立,有當今普洱茶界一泡難求的薄荷塘,以及各種名聲赫赫的各路高手,如:多依樹、天門山、彎弓、銅箐河、百花潭、白茶園、鳳凰窩、刮風寨(茶王樹、冷水河、白沙河、茶坪地)蟒蛇箐、麻黑、高山、三合社、易比、張傢灣、大漆樹、冷水洞等等。

從零開始學普洱茶第四篇《古六大茶山之易武茶山》

易武茶香甜醇厚、平衡細膩、剛柔並濟,滋味高度協調,其次,易武茶後期陳化效果非常理想,是業界公認的陳化之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肯丁 的頭像
    肯丁

    旅遊世界

    肯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